读写互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四川省广元外国语学校 吴小林)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属于核心部分,阅读主要是语言输入,而写作属于语言的输出,学生如果可以准确输入与输出语言,就可从根本上增强语言运用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工作中,教师应转变传统单纯的阅读教学方式,而是通过读写互动的手段培养学生的语言输入与输出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专业素质,达到预期的阅读教学目的。
关键词:读写互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前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采用读写互动的手段,应指导小学生在读写互动之后进行仿写、续写,并写作出阅读心得,遵循科学化的教学原则,培养学生的阅读与写作双重能力,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素养,为后续教学工作的合理实施夯实基础。
一、读写互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工作中,教师采用读写互动的手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可有效培养学生的良好写作能力与阅读能力,提升整体的教育工作质量。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之下,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已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小学生不仅需要具有一定的“动口阅读能力”,还需要具有“动手写作能力”,这样才能促使小学生的综合发展。然而,目前很多小学生在语文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只具有良好的阅读能力,缺乏写作方面的实践操作能力,难以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而采用读写互动的教学方式,可引导学生参与到阅读、写作活动中,不仅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提升其写作能力,从而促使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高。可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读写互动教学法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应该予以重视,在教学中合理的渗透与应用。
二、读写互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采用读写互动教学法,应该遵循基本性的教学原则,采用有效的措施培养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从而提升整体教学工作效果,打破传统教学工作的局限性。具体原则为:
(一)遵循迁移性的基本原则
迁移主要就是先学习的知识对后续学习所产生的积极促进影响,由阅读向着写作进行迁移,属于知识转化的交互过程。在读写互动期间,教师需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对象之间共同因素,在教学期间指导学生发现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明确技能之间的相互联系,为学生构建出良好的学习桥梁,进一步促使学生迁移能力良好发展。
(二)遵循整体性的基本原则
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工作中,教师采用读写互动的教学方式,应该遵循整体性的基本原则,按照新课程标准内容与教材知识,注重学生情感态度还有知识能力相互的联系,在教学中明确具体的读写训练重点内容,在学生读写互动期间,紧扣着单元中的重点训练内容,并将其整体性凸显出来,为提升小学生的写作能力与阅读能力等提供帮助。
(三)遵循适度性的基本原则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工作中,需要遵循适度性的基本原则,全面考虑到读写互动训练的疏密度,每节课中均应该将训练的时间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一旦过分的进行紧密训练,将会导致学生的读写学习密度过高,难以消化所学习的知识。如果训练的密度很小,就会导致学生的学习思维很难培养,长此以往,对其读写能力的提升会造成不利影响。在此情况下,小学语文教师就应该遵循适度性的基本原则,适当的设计读写互动内容与教学模式,在合理开展相关读写互动活动的情况下,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将读写互动贯穿在整体的阅读教学工作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四)遵循反馈性的基本原则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指导工作中,应该遵循反馈性的基本原则,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反馈的方式分析学生是否存在读写互动方面的问题或是不足,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及时反馈各种教学与学习信息,纠正学生在学习方面的错误,并将优秀学生的榜样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使得学生更好地消化吸收各种知识,提升其综合素养。在此期间,需要注意不可过于着急,而是要循序渐进的进行信息反馈,纠正学生的阅读与写作问题,并从根本上增强其阅读习作能力,达到预期的教学指导目的。
三、读写互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积极采用读写互动的教育方式,树立正确的观念意识,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从而提升整体的阅读教育工作效果。具体措施为:
(一)通过读写互动培养学生仿写能力
仿写是小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最为主要的基本能力,合理的进行仿写,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还能潜移默化的培养其文本的阅读理解能力,使其在阅读的过程中挑选出一些精彩的部分进行仿写,促使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双重提升。在仿写的过程中,应该先引导学生模仿某个段落进行写作,然后模仿文本的结构写作,要求学生在仿写期间全面的阅读文本内容,形成充分的理解,然后进行仿写[1]。
如:教师带领学生阅读“桂林山水”的文章,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挑选一些优美的段落,然后按照段落的语言进行仿写,选择秦兵马俑的话题模仿桂林山水的语言写作,尤其一些学生会利用桂林山水中的“桂林的山真险啊”写作“秦兵马俑真奇啊”这些句子,不仅可以积极参与到仿写活动中,还能有效的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之后教师带领学生按照文本的结构进行仿写,要求学生先对文章的整体文本结构进行阅读,分析文本内容关于情感语言、叙事性语言、夸张语言与拟人语言的分布规律,在阅读的过程中形成对文章内容和文本结构充分的理解,这样除了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之外,还可以为其后续的写作提供帮助[2]。
(二)通过读写互动进行续写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续写主要是指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全面的阅读,按照结尾部分的情况进行创造性的写作,不仅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想象能力,还能增强其语言表达能力,使得学生形成创造性的思维。可见续写教学法对学生的阅读与写作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予以足够重视,遵循科学化的教学指导工作原则,有效的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从而将读写互动教学法的积极作用与优势充分发挥出来[3]。
如:教师带领小学生阅读“去年的树”文章内容,其中讲述了关于小鸟寻找自己好朋友,也就是树木的这个经过,在文本的结尾部分,小鸟对着树木变成的灯火看了很长时间,之后风走了,教师就可以提出问题“这只小鸟飞走了之后会去哪里呢?是否会结交其他新的朋友?小鸟和它的新朋友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在提出问题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详细的阅读文章内容,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然后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小鸟飞走了之后故事的续写,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可以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全面提升其写作能力,将读写互动教学法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4]。
(三)读写互动中的阅读心得写作
阅读心得主要是小学生在阅读期间所形成的心得感受,不同学生在不同文章阅读之后,所出现的心得感受存在差异,尤其是一些中年级与高年级的小学生,在阅读之后可以形成自身独特的感受,阅读情感也会随着文本情感的变化而改变,在此情况下,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将自身的阅读心得表达出来进行写作,从而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5]。
如:小学语文教师带领小学生阅读“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的文章,先组织学生阅读文章内容,然后提出问题“我们在日常生活或者是学习中,遇到了一些难题,是怎样克服困难的?我们在阅读这篇文章之后懂得了什么道理?”,在提出问题学生通过对文章的阅读,有着自身的想法和阅读心得。然后教师带领学生将自己的阅读心得写作出来,这样除了可以增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情感理解能力和问题的思考能力,还能够使其受到文章良好思想的熏陶,潜移默化的形成良好道德素养与思想品质[6]。
(四)读写互动中的想象教学
想象主要就是人们对已经感知的事物表象,形成积极思维,然后利用不同思维形式将表象的元素整合在一起,属于创造形象的整体过程。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工作中,采用读写互动的教学方式,应该重视想象教学法的应用和渗透,通过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全面提升整体的教育工作效果。教学工作中教师可以采用情节扩展类型的教学方式,选择课文中简短的语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领会,然后展开想象,利用新的语言拓展话语,使得学生写作出来的内容具有鲜明情感,深化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感悟[7]。
如:教师带领学生阅读“一件衬衫”的文章,其中先叙述了主人公用运动衫为老人换区皮屑,之后老人用小狗换回运动衫,对主人公与老人之间的感情有所赞美,在学生全面理解其中的文本内涵与思想感情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语句的扩展写作,选取其中的语句进行扩展,这样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就可以对知识形成正确理解,提升对知识的学习效果和水平,并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掌握文章的主要脉络与中心思想,然后参与到语句的扩展写作活动中,在增强阅读能力的同时提升写作水平,改善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全面增强整体的教育工作质量和水平,将先进教学方式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值得注意的是,采用读写互动的教学手段,应该按照学生的学习特点与思维特征,有机协调学生阅读与写作之间关系,这样不仅可以提升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水平,还能打破传统教学工作的局限性[8]。
结语: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重点关注学生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的提升,制定完善的教育指导方案,通过科学化与合理化的教学指引,使得学生在读写互动的仿写环节、续写环节中,提升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并形成想象思维与创造思维,达到预期的学习目的。
参考文献:
[1]赵月.读写互动,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以"写"深化对"读"的理解在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2018,11(2):68-69.
[2]何玉梅.读写互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探析[J].新课程·下旬,2019,33(9):43-128.
[3]吴金玉.读写互动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上旬,2019,15(7):40-41.
[4]吴洁萍.读写互动,并蒂花开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J].新课程·小学,2019,25(8):188-198.
[5]杨全有.读写结合并蒂花开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有效策略[J].新课程·上旬,2019,45(5):92-133.
[6]罗华妮.巧用信息技术"勾曲穿漏"搭建读写结合实效桥梁[J].科普童话·新课堂(下),2019,44(6):105-233.
[7]宋海鸥.读、写、绘,玩转语文课堂[J].小学教学参考,2019,55(16):58-59.
[8]许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策略研究[J].小学生作文辅导,2019,11(3):97-123.